奥数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小微
 
小学生微试题
奥数存在的价值,是发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是为了功利获奖,或者以此为筹码去敲开名校大门。我国学生参加国际奥赛,主要目的也不是拿回冠军,而是去和全世界的奥数高手交流、切磋,过分看重成败,这本就是奥数功利化的表现。少数几个学生的获奖,并不能代表整体中国学生的学术素质。我国应该通过持续、深入的升学评价制度改革,引导学校开展多元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兴趣。
原标题:奥数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美国队在国际奥数竞赛中击败中国队,时隔21年再次拿到冠军——这个消息近日引爆网络,很多人将中国队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我国取消了奥赛获奖者的保送和加分资格。不过也有网友认为,比赛有输有赢很正常。
事实上,3年前的2012年,中国队就输给了韩国队,获得亚军。而在中国队25次参赛过程中,共获得19次冠军。那么,为何以往未能赢得冠军的6次,包括2012年那次,都没有引起多大关注,这一次却引起如此大的关注?
其实,对于中国队以往多次获得奥赛冠军,国内舆论并没有太多关注。除了“审美疲劳”之外,是大家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赢得奥赛冠军,根本说明不了什么。正是多年来全社会对奥赛获奖的畸形关注,才导致“全民奥赛热”。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开始对“奥赛热”进行治理,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取消奥赛获奖者的保送和加分资格,为“奥赛热”降温。
但是,对“奥赛热”的这些治理,也引来各类奥赛培训机构,以及有奥数特长的学生、家长的不满。对于培训机构来说,取消奥赛获奖者的保送和加分资格,势必会让“奥赛热”降温,从而影响到自己的收益。但是,这些机构必须认识到,如果依靠政策才能吸引学生学奥数,那证明奥数的学习不是在培养学生的兴趣,而只是在曲线救高考。对于本有学科特长的学生来说,以前获得奥赛奖项可以获得保送或加分资格,取消之后似乎吃亏了,这种想法本就扭曲。一方面,通过参加奥数培训获得能力和素质上的提高,如能获奖更是锦上添花之事,何来吃亏之说?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取消了奥赛获奖者的保送和加分资格,可自主招生的高校,却很重视学生的学科特长表现。因此,普遍把获得奥赛全国和省级奖项的学生作为重要的自主招生对象。
国家层面取消奥赛获奖者的保送和加分资格,以及自主招生高校关注奥赛获奖学生,这是希望能对奥数之类的学科培养正本清源。有5%-10%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奥数,这才符合常理。但90%的学生不管有无兴趣,都一窝蜂地学习奥数,则极不正常。我国采取的措施是,从国家层面取消各类保送与加分资格,以此治理“全民奥数”,再通过高校自主招生,关注有学科特长的学生,来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治理逻辑。
奥数存在的价值,是发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是为了功利获奖,或者以此为筹码去敲开名校大门。我国学生参加国际奥赛,主要目的也不是拿回冠军,而是去和全世界的奥数高手交流、切磋,过分看重成败,这本就是奥数功利化的表现。少数几个学生的获奖,并不能代表整体中国学生的学术素质。我国应该通过持续、深入的升学评价制度改革,引导学校开展多元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兴趣。
更多资讯
是否学奥数 是否上补习班 本周六来听两位名师怎么说
奥数题少了 仍口述答案
奥数:高考不要我 “小升初”捧着我